<acronym id="fd9og"><label id="fd9og"></label></acronym><td id="fd9og"><strike id="fd9og"></strike></td>
    1. <track id="fd9og"></track>
      <big id="fd9og"><strike id="fd9og"></strike></big>
    2. <td id="fd9og"></td>
    3. <pre id="fd9og"><label id="fd9og"></label></pre>
      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封面專題 > 正文
      香港深層次矛盾如何破局?
      ■ 本刊記者?劉妍伶 [第3529期 2022-10-31發表]
      ▲圖為香港維港岸邊風景(本刊記者劉妍伶攝影)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

      他指出,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有學者指,解決港澳兩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是兩地未來的頭等大事。

       

      香港深層次矛盾 日益凸顯


      新華社早前發表一篇名為《坐言起行,用發展切實破解香港社會深層次問題》社評,文章內提及,香港回歸25年來繼續保持繁榮穩定,但也毋庸諱言,房價高企、貧富差距大、經濟結構單一、產業空心化、年輕人向上流動難……這些矛盾問題,有些是回歸之前就存在的,有些是近年來累積而成的。凡此種種,已成為長期壓在香港普通市民特別是青年人身上的沉重負擔。這其中,住房問題尤為突出。由於公營房屋數量有限,中短期很難滿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數據顯示,香港有近20萬市民租住在劏房。這些劏房通常是一套住房單位被分割成多個很小的空間,居住條件不佳。但即使這樣的劏房,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也租金不菲。

      香港社會貧富差距更是十分明顯,2018年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香港的基尼係數再創45年新高,高達0.539,根據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設立的0.4警戒線,已到達“極端貧富懸殊”,成為發達經濟體中貧富懸殊最嚴重地區之一,顯見香港經濟發展的成果未能明顯惠及大眾,社會資源和財富分配出現不平衡。至於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由於產業的空心化也顯得狹窄、不足。

       

      改善居住環境 刻不容緩


      香港高樓價問題,長期困擾社會穩定發展。近兩年來,基層市民的住房問題越來越受到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過去十幾年來,特區政府一直視解決住房問題為“重中之重”。上屆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多次提及香港住房問題202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香港中聯辦)啟動“落區聆聽  同心同行”活動,繼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走訪“籠屋”住戶後,香港中聯辦領導班子更是集中走訪多家住房困難的市民,聆聽民意。本屆政府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強調“解決‘住’的問題,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推出“簡約公屋”。針對香港土地面積狹小的問題,特首李家超宣布政府將著手物色更多土地已照顧需求並增加土地儲備,包括研究再識別月255公頃有發展房屋潛力的“綠化地帶”,可提供70000個單位,並在2024年之前改劃第一批土地;同時著力發展棕地,將新界現有1600公頃棕地轉化一半的土地發展房屋和其他用途;此外,本屆政府將在今年突出將軍澳第137區的發展計劃,預計可提供50000個房屋單位,最早2030年入伙。

      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早前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向記者透露,針對收回棕地的措施,她認為政府應急市民所急,土地政策不能一成不變,“我們支持政府用不同方法,多管齊下加快速度找合適土地,興建房屋解決問題。最緊要當局要‘拆牆鬆綁’,所有的規矩,及很多繁複的程序,要壓縮加快處理。”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則建議,政府選擇保育價值較低的邊陲區、緩衝帶發展,既不會直接破壞自然生態,又貼近市區,有路網,也有基礎配套,可以在短期內推動得更快。

       

      縮短貧富差距 迫在眉睫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就新一屆政府提出四點希望。當中第三點希望“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中指出“當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而新一屆政府“要務實有為、不負人民,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

      本屆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精準扶貧”策略,把資源投放到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通過政、商、民合作,在9月展開了“共創明‘Teen’計劃”,聚焦幫助2000多名(尤其是住在“劏房”的)初中學生,獲社會正面回應。計劃內容包括師友配對、個人發展規劃和財政支援。政府亦承諾會總結計劃成效,探討未來發展方向,包括考慮增加名額和擴大目標群組等。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新亞書院副院長莊太量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點對點進行幫扶弱勢人群之外,政府現時已經採取多項措施改善並消除香港貧富懸殊,如採取公屋分配的模式讓合資格市民入住,每月租金低至1,000元港幣,若在外自租一間屋至少都要過萬,已經大大減低弱勢人群的經濟壓力;其次,香港推行12年免費教育,旨在消除跨代貧窮,現時香港階級固化仍然存在,所以要在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過程中打造平等、公平的競爭環境。“其實香港貧富差距並沒有統計數據所說的那樣嚴重,政府在不同方面都給市民織好了保護網,可以讓市民保底。”莊太量博士強調。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黃洪博士曾向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提交《香港的貧窮問題及解決方案》一文中,深入闡述了香港貧窮問題的解決方案:應用“機會、充權、保障”三大策略來解決香港的貧窮問題,可有不同的實踐:如考慮為低技術工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低邊緣勞工失業及就業不足的情況;這是“機會”。其次,可推行的是要強化貧窮人士的社區網絡,讓貧窮人士參與及決定應採取什麼扶貧行動,重建社區經濟,這是“充權”;最後,要通過勞工立法及社會保障制度,推行退休保障、失業保障及最低工資,家庭生活 工資及工時規管等方法,增加脆弱人群面對風險的能力,這便是“保障”。

       

      廣納高端人才 勢在必行


      要想經濟發展,高端人才是首要關鍵。在全球打響人才爭奪戰的同時,近幾年來,香港也為高技能人才開闢了專門通道,實施優才計劃、專才計劃。只是過去兩年,由於疫情關係,香港人才流失嚴重、經濟亦受到重創。另外,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在前段時間放寬防疫措施、公布多項吸引人才的措施,快速刺激和恢復經濟,給香港亦造成了一定損失。

      為了招商引才,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本屆政府將成立由財政司司長帶領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以及在內地和海外設立的17個“招商引才專組”,外加多項人才計劃,希望能主動招攬目標企業和人才,為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針對全球人才,《施政報告》中提及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合資格人才可直接獲發兩年的通行證;針對赴港求學學生,此次報告更大筆一揮,放寬IANG逗留期限延長至兩年;針對高淨值人才,還可在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同事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令得整個香港樓市都收到了震蕩??梢姳緦谜畬稄V納全球高技能人才的重視與渴望。

      除了廣納海內外高端人才,培養並留住本地人才更是關鍵。本刊記者就目前香港教育面臨現狀問題採訪香港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先生,他表示,據教育局近年來資料,約五成適齡學生可以進入學士學位課程,超過七成有機會接受專上教育。香港面臨的問題並非缺乏大學學位教育,歸根結底,香港教育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提煉,即香港的各級學校教育能否為學生提供文創與科創的全人培育,從而應付社會需求和變化。何漢權先生以建造業為例,教育並非只限於教導出紮鐵、搭棚、水泥的勞工,而是培育一個能掌握科技起樓,並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為己任的專業技術人員。文創與科創是香港教育必須要走並且要走得好的路,香港的正規與非正規教育機構要互補長短,積極聯繫社會各大小企業,為年輕一代提供充裕的文創與科創實習機會。

       

      香港深層次矛盾如何破局?


      早前,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接受本刊記者訪問時表示,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特區政府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廣泛團結社會各界,虛心聆聽各方意見,著力提高治理水準,加強績效管理,積極破解累積多年的各種矛盾和困難,回應市民的訴求。

      她進一步強調,香港亦應不斷鞏固自身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以開放思維放眼世界,深化對外聯繫,加強和不同地區經濟體的合作,大力吸引人才和資金,不斷增強發展動能,以應對國際政經新形勢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經導全媒體矩陣
      海南瓊海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4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
      国产欧美va欧美va在线

      <acronym id="fd9og"><label id="fd9og"></label></acronym><td id="fd9og"><strike id="fd9og"></strike></td>
      1. <track id="fd9og"></track>
        <big id="fd9og"><strike id="fd9og"></strike></big>
      2. <td id="fd9og"></td>
      3. <pre id="fd9og"><label id="fd9og"></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