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fd9og"><label id="fd9og"></label></acronym><td id="fd9og"><strike id="fd9og"></strike></td>
    1. <track id="fd9og"></track>
      <big id="fd9og"><strike id="fd9og"></strike></big>
    2. <td id="fd9og"></td>
    3. <pre id="fd9og"><label id="fd9og"></label></pre>
      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特別專題 > 正文
      港府多措施並舉“搶人才”,港漂群體“沸騰了”
      ■ 本刊記者?韓琪 [第3529期 2022-10-31發表]
      歷經三個月,開展30多場諮詢會,10月19日特首李家超發布了其任內的首份《施政報告》,內容涵蓋了政治、教育、文化、經濟、醫療等多個方面,而有關於“搶企業、搶人才”的政策在當前世界上演疫下爭奪人才的大背景下更是引起熱議。其中,有關延長在港留學生簽證、取消“優才計劃”年度配額等措施,更是在香港本地、港漂市場、優才圈等“沸騰了”。
       

      招商引才?提升競爭力


      過去兩年,由於疫情關係,香港人才流失嚴重、經濟亦受到重創。另外,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在前段時間放寬防疫措施、公布多項吸引人才的措施,快速刺激和恢復經濟,給香港亦造成了一定損失。因此,在此次《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發布會上,特首李家超旗幟鮮明地表現出港府要“搶企業”、“搶人才”的決心!

      為了招商引才,香港將成立由財政司司長帶領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希望能主動招攬目標企業和人才。其中許多重點措施對於還在香港留學或是即將來港留學的港漂群體來說可是十分友好。

       
       

      重點一: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此次報告指出港府將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只要符合以下任意一點要求:

      1.過去一年年薪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人士,或;

      2.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畢業時間不限)、並在過去5年內累積3年或以上工作經驗,或;

      3.過去5年內,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無工作經驗。
      (注:1、2類人才不設上限,3類每年上限10000人)

      就可獲發兩年的通行證,直接來香港發展!兩年期間只要在港找到工作就可繼續續簽。有港漂自媒體指,較以往來港升學或者通過優才專才計劃等途徑來港發展,此項措施可為“史無前例”!

       

      重點二:取消優才配額!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是港府一項移民吸納計劃,旨在吸引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獲批準的申請人無須在來港定居前先獲得本地僱主聘任。所有申請人均必須首先符合基本資格的要求,才可根據計劃所設兩套計分制度的其中一套獲取分數,與其他申請人競爭配額。兩套計分制度分別是“綜合計分制”和“成就計分制”。獲批準的申請人可帶同其配偶或其根據締結當地有效的法律締結的同性民事伴侶關係、同性民事結合、“同性婚姻”、異性民事伴侶關係或異性民事結合的另一方,而該身份是締結當地機關合法和官方承認的注,及18歲以下未婚及受養的子女來港,惟其必須能自行負擔受養人在香港的生活和住宿,不需依賴公共援助。

      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在2021年的施政報告中公布放寬“優才計劃名額”至4000。此次報告對於這項來港人才發展計劃也做出了調整:取消其以往配額的限制。

       

      重點三:延長IANG簽至2年


      現時來港升學的港漂在畢業後可以無條件獲得一年的IANG簽證(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1年後只要在剛找到工作即可續簽,在港時長達至7年便可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許多港漂亦是經此拿到香港永居身份。

      不過,此次報告指出將放寬IANG逗留期限,延長至2年,方便他們留港/來港工作。這個政策還會拓展到港校在大灣區校園的學生,比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分校、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分校等等,這些學生畢業後都可以享受IANG簽證!

       

      重點四:放寬“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以往,如果公司企業想要招聘內地人才,要有學歷,要提前獲聘,部分崗位還需要開具本地招聘困難的證明,對許多行業的內地人來港就業造成阻礙。

      新政策放寬限制,只要引入人才的職位屬於“人才清單”中的13項本地人才短缺的專業,或招聘的職位年薪達港幣200萬元或以上,毋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可直接提出申請。?

       

      重點五:延長工作簽證年期


      為了加快搞人才的步伐,報告還提出,在現有的和新增的人才計劃,在香港獲聘後可獲發最長3年的工作簽證。
       

      重點六:人才買房退稅


      為了留住人才在港發展,此次報告還提出了一項新政策:向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

      也就是說,現時香港非永久居民買房要交30%的稅,但是新政策生效後,這30%的稅可以退!這對於許多以往猶豫在港是否買房的非永居群體來說可是非常利好。

       

      重點七:引進重點企業


      報告還提出今年內成立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將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策略產業,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工作包括:

      1、制訂目標企業名單,指導各“招商引才專組”主動接觸這些企業和進行磋商;

      2、制訂具針對性及吸引力的特別配套措施,包括土地、稅務和財政等方面,並提供度身訂造的企業落戶計劃;

      3、為這些企業的人員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務,例如申請簽證、子女教育安排等。

      此外,港府還將成立的“共同投資基金”,按企業個別項目帶動本地產業發展的潛力,考慮參與共同投資;同時,亦會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諮詢委員會”,由相關業界和社會領袖組成,向財政司司長就整體策略提供意見。

      當然,報告還提出了多項“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

      1、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撤銷科技公司在計劃下輸入外來人才時必須增聘本地僱員的規定,以加快輸入人才的步伐;

      2、讓更多來港參與短期活動的訪客毋須申請工作簽證,研究在現行科技專才、專業運動員等指定界別外,涵蓋更多類別。

      3、成立“人才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統籌入境事務處處理輸入人才計劃的申請,並提供支援服務,以及製訂服務承諾以提升審批效率。此外,今年內會全面電子化簽證申請服務。

      4、政府會擴大內地辦事處和海外經貿辦的職能,17個辦事處會設立“招商引才專組”,主動接觸目標企業和人才,聯繫百強大學,推廣各項計劃。各專組亦會加強聯繫在內地和海外留學或工作的港人,鼓勵他們回港發展。

      5、香港多個行業正面對人力短缺問題,相關政策局會聽取業界意見,並因應不同行業情況提出解決方。

      6、勞福局將展開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讓政府就整體人力需求制訂適切的策略;優化推算方法,包括將推算周期由以往十年縮短至五年,更緊貼經濟及勞動市場趨勢。推算的主要分析將於2024年完成。

      除了積極吸引人才進來香港,此次報告亦提出不少培育本地人才的措施:

      1.培育本地人才推動 STEAM 教育,包括在高小推行強化編程教育,以及在初中課程加入人工智能等創科項目;

      2.未來五年,35%本地資助大學學生修讀 STEAM 學科,以及60%修讀“十四五”規劃下“八大中心”相關科目;

      3.增加約1600個資助研究生學額,為創科建立強大人才庫;


      4.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包括增加3000個自資學士學位和高級文憑課程資助學額,以及研究推出更多應用學位課程;

      5.今年內公布首個版本“青年發展藍圖”;

      6.增加“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委員會數目至五年後不少於180個,並開放兩個地區委員會部分名額讓青年自薦參與;

      7.下個財政年度再度推出“首置”土地,協助更多青年置業,並資助租用酒店和旅館,未來五年在“青年宿舍計劃”下增加3000個宿位。


      經導全媒體矩陣
      海南瓊海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4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
      国产欧美va欧美va在线

      <acronym id="fd9og"><label id="fd9og"></label></acronym><td id="fd9og"><strike id="fd9og"></strike></td>
      1. <track id="fd9og"></track>
        <big id="fd9og"><strike id="fd9og"></strike></big>
      2. <td id="fd9og"></td>
      3. <pre id="fd9og"><label id="fd9og"></label></pre>